监测户的纳入认定方式主要依据收入水平和家庭经济状况,结合动态监测机制进行综合评估。具体方式如下:
一、收入标准与风险情形
-
收入低于监测线
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监测标准(2022年为6800元)且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农户,需纳入监测。若收入略高于标准,但因病因灾、意外事故等导致刚性支出大幅增加或收入缩减,同样符合条件。
-
刚性支出较大
包括因残疾、疾病、教育、缺乏劳动力等导致的重大开支,超出家庭承受能力,影响基本生产生活的农户。
二、认定程序
-
农户自主申报
符合条件的农户可通过村民委员会、国家防返贫监测APP或地方专项平台提交申请。
-
村级初步筛选
-
村委会组织入户核实家庭收入支出、"三保障"(教育、医疗、住房)及饮水安全等情况。
-
对申报农户进行民主评议,确定初选监测对象,并在村内公示不少于5天。
-
-
部门信息比对与审核
-
县级乡村振兴部门联合乡镇、街道及相关部门(如金融、教育、医疗等)对初选对象进行信息比对,核查财产状况(如房产、车辆、存款)及风险因素。
-
重点筛查商品房、车辆、大额存款等资产,以及灾情、社会保障等特殊情况。
-
-
县级审批与公示
- 县级部门审核通过后,将名单在乡村两级公告公示,无异议后正式纳入监测管理。
三、其他注意事项
-
动态管理 :监测对象实行动态调整,风险消除后及时退出监测。
-
帮扶措施 :纳入监测的农户将获得针对性帮扶,如产业支持、教育补贴、医疗救助等。
通过以上方式,监测户的认定既注重收入门槛,又兼顾实际困难,确保精准识别需要帮扶的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