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钾血症是指血液中钾离子浓度高于正常范围(通常为大于5.5mmol/L)的病理状态。其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钾摄入过多
- 含钾药物:如青霉素钾盐、库存血等,输入过多或过快可能导致高钾血症。
- 含钾食物:正常情况下,高钾饮食一般不会引起高钾血症,除非存在肾功能不全。
2. 肾脏排钾减少
- 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或慢性肾衰竭晚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排钾功能障碍。
-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如艾迪生病,醛固酮分泌减少,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钾的排泄降低。
- 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氨苯蝶啶等,抑制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钾的排泄。
3. 细胞内钾外移
- 组织损伤:如烧伤、严重挤压伤、横纹肌溶解等,导致细胞内钾离子释放到细胞外。
- 酸中毒:细胞外液氢离子浓度升高,为维持酸碱平衡,氢离子进入细胞内,同时细胞内钾离子被置换到细胞外。
- 胰岛素缺乏:如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钾无法向细胞内转移。
4. 药物因素
- 保钾利尿剂:如螺内酯,通过抑制肾脏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钾离子的排泄,长期使用易引发高钾血症。
-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减少醛固酮分泌,使肾脏排钾减少。
5. 其他因素
- 假性高钾血症:血液样本采集期间或之后钾离子移出细胞所致,如溶血、血小板增多等。
这些因素单独或共同作用,导致血液中钾离子浓度升高,从而引起高钾血症。高钾血症对机体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心肌、神经肌肉障碍和酸碱平衡紊乱,严重时可导致致命性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及时诊断和治疗高钾血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