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洁伤口
立即用温水和肥皂冲洗被咬部位,降低感染风险。若伤口有明显肿胀或瘙痒,可用冰袋冷敷缓解症状。
2. 辨别虫类并针对性处理
- 普通昆虫(蚊子、蜜蜂等):用镊子小心拔出残留毒刺(蜜蜂蜇伤需注意),避免挤压伤口。
- 蜱虫:若怀疑蜱虫叮咬,不可硬拔。可用酒精或凡士林覆盖蜱虫头部,待其松口后垂直拔出,消毒后密切观察30天,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 未知毒虫:若伤口红肿严重或出现水疱,避免自行处理,尽快就医。
3. 药物缓解
- 外涂炉甘石洗剂或糖皮质激素药膏(如糠酸莫米松)止痒抗炎。
- 瘙痒明显可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
- 若疑似感染,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4. 预防措施
- 穿浅色长袖长裤,扎紧裤脚,避免皮肤暴露。
- 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蚊剂,远离草丛、灌木丛等高风险区域。
- 归家后检查全身褶皱处,及时更换衣物并清洗。
注意: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医:
- 全身性症状(发热、呼吸困难、头晕);
- 伤口溃烂、持续红肿或疼痛加剧;
- 无法判断虫类毒性或自行处理无效。
小贴士:户外活动前可备好急救包,包含消毒棉签、冰袋、抗过敏药物等,以应对突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