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以下是对该病的详细介绍:
1. 定义与位置
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部顶部与咽后壁交界处,属于淋巴组织,表面呈桔瓣样。正常情况下,腺样体在2-6岁时体积最大,10岁以后逐渐萎缩。当腺样体因反复炎症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肥大,并引起相应症状时,即被称为腺样体肥大。
2. 症状表现
腺样体肥大的主要症状包括:
- 鼻部症状:鼻塞、流涕、张口呼吸、闭塞性鼻音。
- 睡眠问题:夜间打鼾、睡眠不安、呼吸暂停(严重者可能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 耳部症状:咽鼓管咽口受阻,导致分泌性中耳炎,表现为听力减退、耳鸣。
- 全身症状:长期鼻塞可能引起胸廓畸形,儿童可能出现厌食、营养不良、夜惊、多梦、遗尿、磨牙、注意力不集中等。
3. 成因
腺样体肥大的主要原因包括:
- 炎症刺激:反复的急慢性鼻炎、鼻窦炎、扁桃体炎、流行性感冒等感染,使腺样体反复受到刺激而增生。
- 过敏反应:对花粉、尘螨等过敏原的免疫反应可能引发腺样体增生。
- 遗传因素:部分患者有家族遗传倾向。
- 免疫功能异常:儿童免疫功能尚未完善,易受病原体侵袭。
4. 治疗方法
腺样体肥大的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 保守治疗:适用于轻度肥大(如阻塞后鼻孔不到一半)的情况,包括使用抗炎药物、鼻腔冲洗、减少水肿的药物治疗等。
- 手术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或腺样体肥大严重时,可采用手术切除或消融的方法。手术方式包括从鼻腔或口腔进行腺样体刮除、切除或消融。
5. 预防与建议
- 注意卫生: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接触过敏原。
- 增强免疫力:合理饮食,适量运动,预防反复感染。
- 及时就医:如出现鼻塞、打鼾等症状,应尽早到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听从医生指导进行治疗。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更好地应对腺样体肥大,保护儿童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