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淋巴结炎是什么

什么是慢性淋巴结炎?

慢性淋巴结炎 是一种由致病菌反复或持续作用引起的淋巴结慢性炎症1。它是由于人体受到炎症刺激时,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导致淋巴结肿大2

病因

慢性淋巴结炎的病因主要包括:

  1. 感染:各种牙源性感染、颌骨炎症、口腔黏膜感染和溃疡,扁桃体炎和咽炎、耳、鼻、喉、眼及皮肤涎腺等的感染1
  2. 免疫力低下:长期的营养不良,贫血及其他慢性疾病使抵抗力明显下降时,感染细菌后易发生淋巴结炎1
  3. 急性淋巴结炎转变:也可以由急性淋巴结炎转变而来1

临床表现

慢性淋巴结炎的临床表现包括:

  1. 淋巴结肿大:常于颈侧区、颌下或颏下区触摸到无痛性、持续性肿大的淋巴结,略硬,但表面光滑、能活动,可有轻度压痛或不适,伴或不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1
  2. 急性期表现:当淋巴结炎症波及周围组织时,淋巴结触诊不活动,疼痛加剧,可发展为局部蜂窝织炎,结节上方的皮肤发红,温度升高,有时会有发热并伴有其他症状2

检查

慢性淋巴结炎的检查主要包括:

  1. 体格检查:可于体表触及到局部淋巴结肿大,轻度压痛,边界清楚,活动,无粘连2
  2. 病原学检查:当存在周围组织感染时,可留取窦道或脓瘘内分泌物做涂片或培养2
  3. 血常规:明确是否存在全身感染性疾病及感染程度2
  4. 影像学检查:局部肿大淋巴结彩超、胸片或CT明确体内是否存在感染病灶2
  5. 淋巴结活检:局麻下采用空芯针对肿大淋巴结穿刺作病理检查2

诊断

慢性淋巴结炎的诊断主要依据:

  1. 局部淋巴结肿大:最初在常见部位有颌下、颏下、颈深淋巴结肿大,压痛,边界清,活动,无粘连1
  2. 有反复发作史:淋巴结质中等硬度,活动,压痛1
  3. 病原学检查:取窦道或脓瘘内分泌物做涂片或浓缩法检查可查到结核杆菌1

鉴别诊断

慢性淋巴结炎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 淋巴结结核:有发热、多汗、乏力、血沉增快,多见于青壮年。常伴发肺结核,淋巴结质地不均匀,有的部分较轻(干酪样变),有的部分较硬(纤维化或钙化),且互相粘连,并和皮肤粘连,所以活动度差6
  2. 恶性淋巴瘤:也可见于任何年龄组,其淋巴结肿大常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可从黄豆大到枣大,中等硬度。一般与皮肤无粘连,在初、中期相互不融合,可活动。到了后期淋巴结可长到很大,也可融合成大块,直径达20cm以上,侵犯皮肤,破溃后经久不愈6

治疗

慢性淋巴结炎的治疗主要包括:

  1. 病因治疗:反复急性发作者应寻找病灶,清楚病因1
  2. 全身治疗
    • 急性淋巴结炎发作,应首先控制炎症,避免炎症扩散1
    • 选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如青链霉素或其他广谱抗生素,也可根据标本的药敏试验选择用药1
    • 结核性淋巴结炎,可选用链霉素、异烟肼等抗结核治疗1
  3. 局部治疗
    • 外敷消炎贴以抗炎镇痛1
    • 结核性淋巴结炎如有穿破成瘘,可在切除窦道刮除病变组织的基础上用链霉素敷贴1
  4. 手术治疗
    • 化脓性淋巴结伴有口底间隙脓肿或蜂窝织炎时,应做切开引流术以排除脓液及坏死组织1
    • 对抗结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单个或活动增殖性淋巴结结核,可采用手术切除并做病理检查1
    • 淋巴结肿大明显或需要鉴别诊断,可以手术切除进行病理学检查1

预防

慢性淋巴结炎的预防主要包括:

  1. 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对预防慢性淋巴结炎有积极的意义1
  2. 及时清除口腔病灶,控制慢性扁桃体炎1
  3. 注意个人卫生,如口腔清洁,定期修剪指甲,避免直接用手掏耳朵,揉眼睛等不良习惯2
  4. 饮食宜清淡易于消化,多吃清热解毒的食物,忌食辛辣燥热的食物,忌烟酒2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就医。
相关推荐

清明户外露营脚被潮虫咬了推荐用什么药膏止痒

以下是一些推荐的药膏,可以用于缓解潮虫咬伤后的瘙痒和炎症: 1.丹皮酚软膏:这是一种中成药,主要成分包括丹皮酚和丁香油,具有抗过敏和止痒的功效 2.复方倍氯米松樟脑乳膏:这种药膏具有抗炎、镇痛和止痒的功效,适用于虫咬皮炎、丘疹性荨麻疹等 3.炉甘石洗剂:这种洗剂适用于急性瘙痒性皮肤疾病,具有收敛和保护皮肤的作用 4.氢化可的松乳膏:这种药膏属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具有抗炎和抗过敏的作用

健康新闻 2025-04-07

清明户外露营脚被潮虫咬了可以用艾炙吗

​​适用情况​ ​ 艾灸通过温热刺激和药物渗透作用,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虫咬引起的瘙痒、红肿或疼痛。若伤口仅表现为轻微炎症(如小范围红肿、瘙痒),且未感染,艾灸可能有效。 ​​操作注意事项​ ​ ​​清洁伤口​ ​:艾灸前需彻底清洁患处,避免感染。 ​​控制温度与时长​ ​:艾灸时火力不宜过热,以温热舒适为宜,单次时长建议15-30分钟。 ​​穴位选择​ ​

健康新闻 2025-04-07

慢性淋巴结炎需要治疗吗

​​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若仅表现为淋巴结肿大且无疼痛、发热等症状,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急性发作或症状明显​ ​:若出现淋巴结肿大、疼痛、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一般采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疗程约一周。对于反复发作或难治性病例,可能需要静脉用药或手术切除淋巴结。 ​​特殊情况​ ​:若由结核等感染引起,需使用抗结核药物(如链霉素、异烟肼等)。

健康新闻 2025-04-07

常州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

常州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根据参保人群类别和医疗机构级别有所不同,具体如下: 一、门诊报销比例 普通门诊 起付标准:200元 报销比例:65%(最高支付限额600元) 适用人群:全体参保人员(含学生、儿童及成人) 门诊慢特病及特殊用药 起付线:400元 报销比例:65%(年度限额按病种设定) 附加待遇:门诊特殊用药起付线400元,报销比例65% 特困人员起付线400元,报销比例65%

健康新闻 2025-04-07

慢性淋巴结炎病因

慢性淋巴结炎是一种长期存在的淋巴结炎症,通常由以下几种原因引起: 1.感染:这是最常见的原因。慢性淋巴结炎可能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感染引起。例如,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结核病可以导致慢性淋巴结炎。HIV病毒感染也可能导致淋巴结的慢性炎症。 2.自身免疫性疾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可能导致淋巴结的慢性炎症。 3.肿瘤:某些类型的癌症,如淋巴瘤、白血病等

健康新闻 2025-04-07

2025年山西吕梁治疗咳痰带血什么医院好

吕梁市人民医院是2025年治疗咳痰带血较推荐的医院选择,具体分析如下: 一、吕梁市人民医院 综合实力 作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吕梁市人民医院拥有125个科室和549位医生,具备较强的诊疗能力。 科室设置与规模 设有95个临床科室,覆盖呼吸内科等与咳痰带血相关的专科领域,可提供全面的检查与治疗服务。 患者评价 在汾阳医院分院有125条患者评论,综合评分为78分(满分100),显示较好的医疗服务质量。

健康新闻 2025-04-07

清明户外露营脚被潮虫咬了推荐用什么止痒

清明户外露营时脚被潮虫咬伤后,出现红肿和瘙痒的症状,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缓解: 1. 清洁伤口 使用温和的肥皂和清水仔细清洗被咬部位,去除可能的虫子分泌物或污物,以减少局部刺激。 清洗后,可使用碘伏对伤口进行消毒,避免感染。 2. 冷敷 使用冰块或冰水包裹的毛巾敷在患处,每次冷敷10-15分钟,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瘙痒感。 注意避免长时间冷敷以防冻伤。 3. 使用止痒药物 根据症状的严重程度

健康新闻 2025-04-07

慢性淋巴结炎不治疗会是什么后果

慢性淋巴结炎如果不治疗,可能会导致以下后果: 炎症扩散 :淋巴结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当发生炎症时,如果不及时控制,炎症可能会向周围组织和器官扩散,引起更广泛的感染。 全身症状 :随着炎症的扩散,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并发症 :长期的淋巴结炎症可能导致腺源性蜂窝织炎,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涉及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受压。 影响生活质量 :慢性淋巴结炎的症状可能会持续存在

健康新闻 2025-04-07

慢性淋巴结炎不治疗会是什么后果

慢性淋巴结炎如果不治疗,可能会导致以下后果: 炎症扩散 :淋巴结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当发生炎症时,如果不及时控制,炎症可能会向周围组织和器官扩散,引起更广泛的感染。 全身症状 :随着炎症的扩散,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并发症 :长期的淋巴结炎症可能导致腺源性蜂窝织炎,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涉及重要的血管和神经受压。 影响生活质量 :慢性淋巴结炎的症状可能会持续存在

健康新闻 2025-04-07

慢性淋巴结炎是什么样的病

慢性淋巴结炎是一种由致病菌反复或持续刺激引发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淋巴细胞增生及局部淋巴结肿大‌。以下从不同方面具体说明: 1. ‌基本特征 ‌ ‌定义 ‌:属于持续6周以上的淋巴结慢性炎症,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 ‌别名 ‌:又称增生性淋巴结炎或淋巴结慢性炎‌。 ‌好发人群 ‌:牙源性感染者、慢性咽喉炎患者、头颈部皮肤损伤者、免疫力低下者以及急性淋巴结炎未控制者‌。

健康新闻 2025-04-07

慢性淋巴结炎是否容易治愈

慢性淋巴结炎是否容易治愈,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病因、患者的免疫状态、治疗方法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基础疾病。以下是详细解答: 1. 慢性淋巴结炎的病因 慢性淋巴结炎通常由以下原因引起: 细菌感染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淋巴系统。 急性淋巴结炎迁延不愈 :未彻底治疗的急性淋巴结炎可能导致慢性化。 其他感染源 :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也会导致慢性淋巴结炎。 免疫力低下

健康新闻 2025-04-07

慢性淋巴结炎是否容易治愈

慢性淋巴结炎是否容易治愈,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病因、患者的免疫状态、治疗方法以及是否存在其他基础疾病。以下是详细解答: 1. 慢性淋巴结炎的病因 慢性淋巴结炎通常由以下原因引起: 细菌感染 :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通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淋巴系统。 急性淋巴结炎迁延不愈 :未彻底治疗的急性淋巴结炎可能导致慢性化。 其他感染源 :如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也会导致慢性淋巴结炎。 免疫力低下

健康新闻 2025-04-07

慢性淋巴结炎是否好治

慢性淋巴结炎的治疗效果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病因、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和建议: 1.病因治疗:首先需要明确淋巴结炎的病因。常见的病因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结核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根据病因,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或其他特定的药物治疗。 2.抗生素治疗:如果淋巴结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医生通常会开具抗生素进行治疗。抗生素的使用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

健康新闻 2025-04-07

慢性淋巴结炎是否有后遗症

慢性淋巴结炎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淋巴结炎症,通常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引起。大多数情况下,慢性淋巴结炎经过适当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但有时可能会留下一些后遗症,具体情况因人而异。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后遗症: 1.淋巴结肿大:即使炎症得到控制,淋巴结可能仍然保持肿大,但通常不会引起其他症状。 2.纤维化:长期的炎症可能导致淋巴结组织纤维化,这可能会影响淋巴结的正常功能。 3.反复感染

健康新闻 2025-04-07

慢性淋巴结炎是否有后遗症

慢性淋巴结炎是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淋巴结炎症,通常由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引起。大多数情况下,慢性淋巴结炎经过适当的治疗是可以治愈的,但有时可能会留下一些后遗症,具体情况因人而异。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后遗症: 1.淋巴结肿大:即使炎症得到控制,淋巴结可能仍然保持肿大,但通常不会引起其他症状。 2.纤维化:长期的炎症可能导致淋巴结组织纤维化,这可能会影响淋巴结的正常功能。 3.反复感染

健康新闻 2025-04-07

清明户外露营脚被潮虫咬了可以用风油精吗

根据搜索材料和相关知识,清明户外露营时脚被潮虫咬了,可以使用风油精,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风油精的功效:风油精的主要成分包括薄荷脑、樟脑、丁香酚和水杨酸甲酯等,这些成分具有清凉、止痛、驱风、止痒的作用薄荷脑能带来清凉感,起到止痒的作用;樟脑有一定的止痛、消肿功效;丁香酚具有抗菌、抗炎的特性,水杨酸甲酯可以缓解局部的疼痛和肿胀 2.使用风油精的注意事项:适用情况:对于一般的虫子叮咬,如蚊子

健康新闻 2025-04-07

医保社保基数怎么查

以下是查询医保缴费基数的常用方法,供您参考: 一、线下查询方式 社保卡查询 持卡人可通过社保卡查询缴费基数,具体操作因地区不同有所差异,建议咨询当地社保局或医保中心。 社保机构柜台查询 携带身份证到当地社保中心窗口,通过自助机或人工服务获取"个人权益记录单",其中包含历年缴费基数、参保信息等详细内容。 定点医疗机构查询 部分地区的定点医疗机构设有社会保障卡自助服务终端,可现场查询缴费基数。 二

健康新闻 2025-04-07

监测对象纳入和风险消除五个程序

监测对象消除风险的五步骤如下: 风险消除初判 :监测对象家庭收入持续稳定,“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持续巩固,制定的帮扶措施全部落实见效,返贫致贫风险已稳定消除,监测联系人提出风险消除建议。 入户核实研判 :村级网格长组织监测联系人、乡镇联村干部、驻村第一书记等对拟标注风险消除监测对象开展入户核实,填写《监测对象风险消除核查表》,研判风险消除达标情况。 村级评议公示 :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

健康新闻 2025-04-07

监测对象风险消除程序的4个步骤

监测对象风险消除程序通常包含以下四个核心步骤,具体流程如下: 一、入户核实 核查内容 对监测对象家庭进行实地核查,重点评估“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收入稳定性、产业就业帮扶成效等基础条件。 形成初选名单 根据核查结果,结合日常跟踪走访及帮扶责任人反馈,由村两委或驻村工作队提出拟消除风险的监测对象名单。 二、民主评议 组织程序

健康新闻 2025-04-07

慢性淋巴结炎治愈后是否会复发

慢性淋巴结炎治愈后存在复发的可能性,具体取决于个体身体状况及后续护理措施。以下是相关风险因素及预防建议: 一、复发可能性 ‌感染因素 ‌ 若再次接触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如咽炎、扁桃体炎复发),或体内存在未被彻底清除的慢性感染灶(如结核杆菌等),可能导致淋巴结炎复发‌。 ‌免疫力波动 ‌ 免疫力下降(如过度疲劳、营养不良、糖尿病等慢性病)会增加病原体侵袭风险,从而诱发复发‌。 ‌原发病控制不佳 ‌

健康新闻 2025-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