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义与分类
视神经炎是视神经任何部位的炎性脱髓鞘、感染或非特异性炎症,根据发病部位分为:
- 球内段视乳头炎:多见于儿童,表现为视盘充血、水肿。
- 球后视神经炎:多见于青壮年,炎症位于视神经球后段,可能无眼底明显改变。
2. 病因
- 感染:病毒(如带状疱疹、EB病毒)、细菌、梅毒等病原体直接侵犯或引发免疫反应。
- 自身免疫疾病:多发性硬化症、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等导致免疫系统攻击视神经髓鞘。
- 中毒或药物:乙胺丁醇、甲醇等药物或化学物质损害视神经。
- 其他:维生素B1缺乏、疫苗接种反应、遗传因素等。
3. 症状
- 视力下降:可能数小时或数天内骤降,严重时失明。
- 眼痛:眼球转动时疼痛加剧。
- 视野缺损:中心暗点或视野缩小。
- 色觉异常:对红色感知减弱。
- 瞳孔异常:直接对光反应减弱或缺失。
4. 诊断
- 眼科检查:瞳孔对光反应迟钝、视盘水肿(急性期)或视神经萎缩(晚期)。
- 影像学:MRI显示视神经炎症或脱髓鞘病变。
-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测(如抗核抗体)、脑脊液分析等。
5. 治疗
- 激素治疗:急性期常用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控制炎症并加速视力恢复。
- 抗感染治疗:针对细菌或病毒感染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 免疫调节:复发性或与多发性硬化相关者需长期使用免疫调节药物。
- 支持治疗:补充维生素B1、营养神经药物等。
6. 预后与预防
- 预后:多数患者急性期后视力可恢复,但部分可能遗留永久性损害,尤其是复发性病例。
- 预防:均衡饮食(补充维生素B1)、避免感染、控制基础疾病(如多发性硬化)、减少接触有毒物质。
总结
视神经炎需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减少视力损伤。若出现视力骤降、眼痛等症状,应尽早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