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核心特征
- 运动障碍:表现为肌肉僵硬、肢体松软、运动发育迟缓(如抬头、翻身、坐立等动作落后)。
- 姿势异常:如头后仰、四肢交叉、剪刀步态等。
- 伴随症状:可能合并智力缺陷、癫痫、语言障碍、视力/听力问题等。
2. 常见病因
- 产前因素:胎儿染色体异常、宫内感染(如风疹病毒)、母亲孕期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 围产期因素:早产、窒息、颅内出血、新生儿黄疸等。
- 产后因素:脑外伤、脑膜炎等。
3. 早期识别与干预
- 预警信号:新生儿期吸吮无力、持续哭闹;3月龄不能抬头;1岁不会爬或站立等。
- 干预意义:3岁前脑可塑性最强,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代偿功能,改善运动、语言等能力。
4. 治疗方法
- 康复治疗:包括运动疗法、物理治疗(如水疗、步态训练)、作业治疗(生活技能训练)等。
- 药物治疗:如巴氯芬缓解肌肉痉挛,需遵医嘱使用。
- 手术治疗:严重病例可考虑肌腱松解术等,但需谨慎评估。
提示:脑瘫无法根治,但通过综合治疗可显著提升生活质量。若发现孩子有异常表现,建议尽早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