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抗病毒药物(核心治疗)
- 核苷类似物:如恩替卡韦、富马酸替诺福韦、丙酚替诺福韦等,可强效抑制乙肝病毒复制,降低肝硬化和肝癌风险。其中恩替卡韦耐药率低(5年约1.2%),适合长期使用;替诺福韦对肾功能影响需注意监测。
- 干扰素:包括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适用于部分乙肝和丙肝患者,但需警惕寒战、发热等副作用。
2. 保肝药物
如水飞蓟素、双环醇、谷胱甘肽等,可减轻肝脏炎症和纤维化,常作为辅助治疗。
3. 抗纤维化药物
如复方鳖甲软肝片、安络化纤丸等中成药,延缓肝纤维化进展。
4. 其他治疗
- 免疫调节剂:如糖皮质激素、硫唑嘌呤,用于自身免疫性肝炎。
- 病因治疗:如戒酒、停用肝损药物等。
注意事项
- 个体化治疗:需根据病毒载量、肝功能、耐药性等综合选择药物,例如肾功能不全者避免使用替诺福韦。
- 长期管理:抗病毒治疗需坚持数年甚至终身,停药可能导致复发或病情恶化。
- 定期监测:每3-6个月检查肝肾功能、病毒载量等,及时调整方案。
提示:慢性肝炎(如乙肝、丙肝)目前无法完全根治,但通过规范抗病毒治疗可达到临床治愈(病毒转阴、肝功能正常),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建议尽早就医,避免自行用药或中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