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即清洁伤口
用肥皂和清水轻柔冲洗伤口至少1分钟,清除虫体残留物和毒液。若伤口有明显红肿或刺痛,可用碘伏或酒精消毒。
2. 判断虫类并针对性处理
- 蜱虫:若怀疑蜱虫叮咬,切勿硬拔!可用酒精或凡士林涂抹蜱虫头部,待其松口后用镊子垂直拔出,消毒后密切观察30天是否出现发热等症状。
- 蜂类:蜜蜂蜇伤可用肥皂水中和酸性毒液,黄蜂蜇伤则用醋酸冲洗。
- 隐翅虫:若虫体破裂释放强酸毒液,需立即用肥皂水冲洗。
3. 冷敷消肿止痛
用毛巾包裹冰块或冷水浸湿的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0-15分钟,每日多次,可减轻肿胀和瘙痒。
4. 局部用药缓解症状
- 无破损瘙痒: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或含氢醌醇的非处方止痒药膏。
- 红肿严重:用3%硼酸溶液湿敷,避免抓挠导致感染。
5. 密切观察并及时就医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诊:
- 20分钟内伤口迅速红肿、起水疱;
- 24小时内出现头晕、呼吸困难、面部肿胀等全身过敏反应;
- 蜱虫叮咬后30天内发热、肌肉酸痛;
- 伤口化脓或持续疼痛超过48小时。
预防建议:户外活动时穿浅色长袖衣裤,喷洒含避蚊胺的驱蚊剂,避免在草丛久坐。若需进一步处理,可参考各网页中的专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