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厌食症主要表现为以下主观感受和身体反应,可分为四个维度:
一、进食相关感受
- 食欲消失:对食物失去兴趣,即使面对原本喜欢的食物也会产生抵触情绪,进食时可能伴随恶心或干呕。
- 进食痛苦:吞咽食物时可能出现喉咙发紧感,勉强进食后常出现腹胀、腹痛或胃部灼热感。
- 味觉异常:可能对特定味道敏感或排斥,例如突然厌恶油腻、咸味或甜味食物,甚至出现偏好异常口味(如酸苦味)。
二、身体不适
- 消化系统症状:腹部持续胀满感,可能伴随便秘或腹泻交替出现,部分患儿进食后会出现痉挛性腹痛。
- 虚弱感:因长期摄入不足,常感到疲劳、头晕,活动后心慌气短,甚至出现手脚发冷。
三、情绪与心理
- 焦虑与抗拒:对进食场景产生紧张或恐惧,尤其在家长强迫喂食时可能出现哭闹、烦躁。
- 情绪低落:因身体虚弱和社交压力(如被批评挑食),可能出现沉默寡言或情绪波动。
四、长期影响感知
- 体感变化:能明显察觉体重下降带来的衣服宽松感,皮肤可能变得干燥苍白。
- 功能受限:运动时体力不支,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免疫力下降导致频繁感冒。
以上感受在不同患儿中表现程度存在差异,且可能随病程发展逐渐加重。需注意这些主观体验可能因年龄和表达能力不同而呈现差异,婴幼儿多通过哭闹、拒食等行为表现,学龄儿童则可能主动描述身体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