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属于消化系统常见良性疾病。其形态多样,可呈圆形或广基状,有蒂或无蒂,单发或多发。具体特征如下:
分类与性质
- 非肿瘤性息肉(极少癌变):
包括炎性息肉(慢性炎症刺激形成)、增生性息肉(与遗传或慢性炎症相关)、错构瘤性息肉(正常组织异常排列)。 - 肿瘤性息肉(存在癌变风险):
主要为腺瘤性息肉,需尽早切除以防止恶变。
病因与风险因素
- 遗传因素(家族史);
- 不良生活习惯(低纤维饮食、吸烟、酗酒);
- 慢性炎症刺激(如慢性肠炎、溃疡性结肠炎);
- 病毒感染(与肿瘤性息肉相关)。
临床表现
多数患者无症状,部分可能出现:
- 便血(无痛性);
- 腹痛、便秘或腹泻;
- 低位息肉排便时脱出肛门。
诊断与治疗
- 诊断:通过指诊、肠镜检查(乙状结肠镜或电子结肠镜)观察形态并取病理活检;
- 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早期干预预后良好。
注意事项
建议高危人群(有家族史或长期炎症)定期进行肠镜检查,尤其腺瘤性息肉需警惕癌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