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信息
-
发病机制
主要与血流动力学改变、血液高凝状态和血管内皮损伤有关。长期卧床、手术后、恶性肿瘤、妊娠等因素是重要诱因。 -
典型症状
表现为突发呼吸困难、胸痛(深呼吸加重)、咯血、晕厥等,严重者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甚至猝死。部分患者症状不典型,需结合实验室检查(如D-二聚体)和影像学(CT肺动脉造影)确诊。 -
高危人群
包括长期卧床者、术后患者、孕妇、肥胖者、有血栓病史者等。妊娠期女性因激素变化和子宫压迫静脉,风险显著增加。 -
治疗方法
- 抗凝治疗:基础治疗,防止血栓扩大(如低分子肝素、华法林)。
- 溶栓治疗:用于大面积栓塞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如尿激酶、阿替普酶)。
- 手术/介入:如肺动脉血栓切除术,适用于药物无效的危重患者。
预防与护理
- 预防:避免久坐、术后早期活动、使用抗凝药物。
- 护理:急性期需绝对卧床,监测生命体征;饮食以高蛋白、低脂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
若出现疑似症状(如突发呼吸困难、胸痛),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