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期治疗
-
去除诱因
- 立即停用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的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抗精神病药等)。
- 纠正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镁是常见诱因,需静脉补钾、补镁,直至血钾/镁水平恢复正常。
-
药物控制
- 首选硫酸镁:静脉注射硫酸镁可有效终止室速发作,若无效可10分钟后重复一次。
- 异丙肾上腺素:适用于合并心动过缓或QT间期延长的患者,需静脉滴注以提高心率、缩短QT间期。
- 临时起搏器:若药物无效或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需植入临时起搏器,将心率程控至90-110次/分。
-
电复律与心肺复苏
- 若室速演变为室颤或持续性室扑,需立即电除颤。
- 抢救时需配合胸外心脏按压,维持基本循环。
二、长期管理与预防
-
病因治疗
- 积极治疗原发心脏疾病(如心肌炎、冠心病)或过敏性疾病(如哮喘)。
- 避免使用延长QT间期的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抗抑郁药)。
-
植入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
- 对反复发作、药物无效或有晕厥史的高危患者,建议植入ICD以预防猝死。
-
导管消融术
- 适用于特定起源部位的室速患者,通过消融异常电信号通路终止发作。
三、日常调理与注意事项
-
监测与随访
- 定期复查心电图、电解质,监测QT间期变化。
- 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累及情绪激动。
-
生活方式调整
- 戒烟限酒,减少咖啡因摄入。
- 饮食均衡,补充富含钾、镁的食物(如香蕉、坚果、深绿色蔬菜)。
-
心理支持
- 焦虑可能诱发心律失常,建议通过心理咨询或支持团体缓解压力。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 孕妇:需谨慎选择药物,优先使用硫酸镁,避免影响胎儿的药物。
- 老年人:注意药物副作用(如低血压),调整剂量。
总结
间歇依赖型TdP需个体化治疗,急性期以纠正诱因、终止发作为主,长期需预防复发并管理原发病。患者需密切配合医生,定期复查并调整生活方式,降低猝死风险。若症状反复或加重,请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