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厥的诊断标准需结合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检查,具体如下:
一、核心诊断依据
-
基础病史
患者多有严重心脏病史,如厥心痛、胸痹、心衰、心瘅等。 -
典型症状
- 意识障碍:突发晕厥或昏迷,可能伴抽搐;
- 心血管症状:心悸、心痛,活动后加重;
- 全身症状:面色苍白或紫暗,四肢厥冷,大汗淋漓。
-
体征标准
- 循环异常:血压急骤下降,收缩压<85mmHg(11.3kPa),脉微、结代或促,甚至无脉;
- 末梢灌注不足:皮肤指压苍白恢复时间>3秒,尿量显著减少或无尿。
二、辅助检查支持
- 心电图:可发现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异常;
- 影像学检查:心脏超声或冠状动脉造影有助于评估心脏结构及功能;
- 实验室检查:心肌酶谱、电解质等指标异常提示心肌损伤或代谢紊乱。
三、鉴别诊断要点
需排除其他厥证(如气厥、痰厥等),后者无明确心脏病史及相关心血管症状。
四、中医证候分型(补充参考)
- 心阳虚脱证:肢冷、冷汗、脉微,治以回阳固脱(参附汤加减);
- 阴竭阳脱证:汗出如油、躁扰不安,治以固阴回阳(生脉散合参附汤);
- 痰蒙心窍证:神志恍惚、抽搐,治以化痰开窍(涤痰汤合苏合香丸)。
总结
符合基础病史+典型症状+体征异常(如低血压、脉微)即可初步诊断,结合心电图等辅助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若与其他厥证并存,需综合原发心脏疾病表现进行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