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药物类型
-
洋地黄制剂(如地高辛)
- 适用情况:正常心脏的新生儿或婴儿持续性房扑伴快速心室率,或合并心力衰竭时。
- 注意事项:预激综合征并发房扑时禁用,需监测血药浓度以防中毒。
-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普萘洛尔)
- 适用情况: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房扑,或合并心脏病、高血压的患儿。
- 注意事项:需警惕低血压、心动过缓等副作用。
-
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䓬)
- 适用情况:不能耐受β受体阻滞剂或效果不佳时。
- 注意事项:可能引起低血压,需谨慎使用。
-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奎尼丁)
- 适用情况:其他药物无效或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时。
- 注意事项:需监测心电图和药物副作用。
二、其他治疗手段
-
电复律
- 适用情况:紧急情况(如休克、严重低血压)或药物无效时。
- 特点:快速恢复窦性心律,但需术后药物维持。
-
射频消融术
- 适用情况:药物无效、反复发作或合并结构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
- 特点:微创手术,可根治部分病例。
-
病因治疗
- 适用情况: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等基础疾病引起的房扑。
- 原则:优先治疗原发病。
三、注意事项
- 个体化治疗:需结合患儿年龄、体重、基础疾病等制定方案,避免自行用药。
- 监测与随访:治疗期间需密切观察心率、血压及药物反应,定期复查。
- 紧急就医:若出现晕厥、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送医。
建议家长及时带患儿至儿科心血管专科就诊,由医生综合评估后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