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即脱离中毒环境
- 迅速转移:将患者移至通风良好的空气新鲜处,避免继续接触四氯化碳。
- 保持呼吸道通畅:解开衣领,清除口鼻分泌物,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二、针对性缓解疼痛
-
头痛/头晕
- 吸氧治疗:通过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改善脑缺氧症状。
- 药物治疗:使用止吐药(如胃复安)缓解恶心呕吐,改善脑循环药物(如尼莫地平)减轻头痛。
-
肌肉/关节疼痛
- 物理降温:温水擦浴或冰敷可降低体温,缓解肌肉疼痛。
- 镇静止痛: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地西泮等镇静药物,减少耗氧量。
-
肝区疼痛
- 保肝治疗:使用谷胱甘肽、乳果糖等药物保护肝脏功能,减轻中毒性肝损伤。
三、辅助治疗措施
-
促进毒物排出
- 洗胃/灌肠:误服中毒者需及时洗胃,减少毒物吸收。
- 利尿排毒:使用呋塞米、甘露醇等加速四氯化碳排泄。
-
皮肤/眼部接触处理
- 皮肤冲洗: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污染部位至少10分钟。
- 眼部冲洗:立即提起眼睑,用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四、注意事项
- 禁止自行用药:止痛药(如布洛芬)可能加重肝肾负担,需严格遵医嘱。
- 密切监测:中毒后可能出现肝肾功能异常,需定期检测相关指标。
- 心理安抚:中毒可能引发焦虑,需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刺激。
提示:四氯化碳中毒属于急症,疼痛缓解需在专业医疗指导下进行。若出现昏迷、抽搐等严重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