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神经兴奋药中毒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
急性中毒症状
- 神经系统:兴奋不安、震颤、肌肉抽搐、惊厥、瞳孔缩小或对光反应消失、精神错乱(如妄想、幻觉)。
- 循环系统:心动过速、心律失常、血压升高(严重时可能转为低血压)。
- 呼吸系统:呼吸加深加快,严重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
-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部分患者伴随腹泻或尿道灼烧感。
-
慢性中毒或依赖
- 长期滥用者可出现行为异常、强迫性觅药行为,戒断后表现为烦躁、焦虑、抑郁及睡眠障碍。
-
严重并发症
- 高血压危象、循环衰竭、昏迷或致死性惊厥。
二、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
生物样本检测:
- 血液/尿液分析:检测药物残留物(如苯丙胺、咖啡因等)浓度。
- 胃内容物检查:确认胃部药物残留。
-
体格检查:
- 监测生命体征(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瞳孔反应及肌肉活动状态。
三、诊断依据
- 用药史:明确近期或长期使用中枢神经兴奋药(如苯丙胺、尼可刹米、士的宁等)的病史。
- 症状与体征匹配:符合典型中毒症状,如急性期兴奋-抑制交替、心血管异常及神经精神症状。
- 排除其他疾病:需与精神分裂症、癫痫、脑血管意外等疾病鉴别。
四、特殊类型中毒鉴别
- 苯丙胺类:突出表现为幻觉、攻击行为及高热。
- 士的宁:特征性全身强直性痉挛、角弓反张。
- 尼可刹米:早期兴奋后迅速转为呼吸抑制。
五、诊断流程
- 结合用药史与典型临床表现初步判断。
- 通过实验室检测确认药物暴露。
- 评估并发症(如呼吸衰竭、精神障碍)并制定干预方案。
(注:诊断需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证据及病史,并注意不同药物中毒的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