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脑炎(乙脑)是一种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以下是乙脑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流行病学资料:
1. 临床症状
- 急性起病:患者通常突然发病,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抽搐)等。
- 神经系统症状:包括颈项强直、克氏征(Kernig征)和布鲁津斯基征(Brudzinski征)阳性等脑膜刺激征。
- 脑实质损害症状:如肢体瘫痪、病理反射阳性、共济失调等。
- 其他症状:如食欲不振、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2. 实验室检查
- 血液检查:
- 白细胞计数:通常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 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计数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 病毒学检查:
- 病毒分离:从血液、脑脊液或脑组织中分离出乙型脑炎病毒。
- 血清学检测:
- IgM抗体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IgM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或单份血清IgM抗体阳性。
- IgG抗体检测: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IgG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
- 核酸检测:通过PCR技术检测乙型脑炎病毒核酸。
3. 影像学检查
- 脑电图:显示弥漫性异常,提示脑实质损害。
- 头颅CT或MRI:可显示脑水肿、脑实质病变等。
4. 流行病学资料
- 流行季节:乙脑多发于夏秋季,7-9月为高发期。
- 疫区居住或旅行史:患者有在乙脑流行区居住或旅行史。
- 蚊虫叮咬史:患者有被蚊子叮咬的病史。
5. 诊断标准
- 疑似病例:具备上述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资料。
- 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加以下任一项:
- 脑脊液检查符合乙脑特征。
- 影像学检查显示脑实质病变。
-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加以下任一项:
- 病毒分离阳性。
- 血清学检测阳性(IgM或IgG抗体滴度升高)。
- 核酸检测阳性。
6. 鉴别诊断
- 其他病毒性脑炎:如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肠道病毒性脑炎等。
- 细菌性脑膜炎:如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等。
- 其他疾病:如中毒性脑病、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等。
7. 治疗
- 对症治疗:包括退热、止惊、降颅压等。
- 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
- 支持治疗:包括营养支持、呼吸支持等。
8. 预防
- 疫苗接种:接种乙脑疫苗是预防乙脑最有效的措施。
- 防蚊灭蚊:减少蚊虫叮咬机会。
通过以上诊断标准,可以对乙脑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从而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