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即冲洗伤口
- 被蜈蚣咬伤后,应第一时间用肥皂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持续至少15分钟,以减少毒液残留和细菌感染风险。
- 若条件允许,可用碱性肥皂水(如5%~10%碳酸氢钠溶液)中和蜈蚣的酸性毒液。
2. 消毒处理
- 冲洗后,用碘伏消毒伤口,预防继发性感染。
- 注意:碘伏仅能杀菌消毒,无法中和毒素或缓解疼痛,需配合其他措施。
3. 缓解症状
- 疼痛明显:可口服布洛芬等止痛药。
- 过敏反应(如红肿、瘙痒):建议服用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
- 避免抓挠:防止伤口感染扩散。
4. 密切观察并及时就医
- 若出现以下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
- 全身性过敏反应(呼吸困难、心悸、意识模糊等);
- 伤口红肿加剧、化脓或坏死;
- 蜈蚣毒性较强时,医生可能需注射破伤风疫苗或抗毒素。
其他注意事项
- 避免使用偏方:如用嘴吸毒液、涂抹民间草药等,可能加重感染。
- 预防措施:踏青时穿长袖衣裤,避免进入草丛密集区域,随身携带驱虫剂。
碘伏可作为消毒步骤之一,但需结合冲洗、止痛和密切观察。若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