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儿急性呼吸衰竭的综合治疗方案,需根据患儿具体病情制定个体化方案:
一、治疗原则
以病因治疗为基础,结合生命支持治疗和并发症管理,优先保障通气功能与氧合状态。
二、具体治疗措施
1. 呼吸支持
- 机械通气
- 无创通气:优先采用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FNC)或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适用于轻中度低氧血症
- 有创通气:用于意识障碍、严重呼吸窘迫或常规氧疗无效者,需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如IPPV模式)
- 氧疗
- 初始选择鼻导管/面罩吸氧,目标维持血氧饱和度≥92%
- 头罩给氧适用于婴幼儿,可精确控制吸入氧浓度
2. 药物治疗
- 支气管扩张剂: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解除气道痉挛(哮喘或支气管炎引发时)
- 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布地奈德雾化减轻喉头水肿或炎症反应
- 抗生素:细菌性肺炎首选头孢曲松、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广谱抗生素
- 免疫调节剂:重症肌无力使用溴吡斯的明,格林-巴利综合征需静脉免疫球蛋白
3. 病因治疗
- 气道阻塞:立即清除异物(海姆立克急救)、解除喉头水肿(雾化激素)
- 肺部疾病:肺炎需抗感染,哮喘急性发作联合支气管扩张剂+激素
- 胸膜病变: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胸廓畸形需手术矫正
- 心血管异常:心力衰竭时使用多巴酚丁胺改善心功能
4. 支持治疗
- 呼吸道护理:定期翻身拍背、雾化湿化气道,防止分泌物阻塞
- 液体管理:控制液体入量,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如代谢性酸中毒补碳酸氢钠)
- 营养支持:早期肠内营养维持肠道功能,机械通气患者需计算热卡平衡
三、并发症处理
- 脑水肿:甘露醇脱水降颅压
- 消化道出血:质子泵抑制剂保护胃黏膜
- 深静脉血栓:低分子肝素预防
四、治疗优先级建议
- 即刻稳定生命体征:清理气道→氧疗→必要时机械通气
- 明确并控制病因:24小时内完成病原学检测及影像学评估
- 预防多器官衰竭:持续监测心、脑、肾功能,及时干预
注:需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进行多学科协作治疗,机械通气参数需根据血气分析动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