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因治疗
首要明确病因(如冠心病、心肌缺血、高血压等),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 冠心病:通过冠脉造影检查,必要时行支架植入或冠脉搭桥手术改善心肌供血,部分患者传导阻滞可逆。
- 高血压/心肌炎等:使用降压药(如氨氯地平)、抗病毒药物或抗炎治疗。
二、药物治疗
适用于轻度或症状不明显的患者,需严格遵医嘱:
- 改善心肌代谢:辅酶Q10等药物可减轻心肌损伤。
- 抗心律失常: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用于控制心率;普罗帕酮用于稳定心律。
- 应急药物: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可临时提升心率,但需警惕副作用。
三、心脏起搏器植入
核心治疗手段,适用于以下情况:
- 严重心动过缓:心率<40次/分或出现晕厥、心力衰竭。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左、右束支均阻滞时需植入起搏器维持正常心跳。
- 药物无效者:起搏器可替代受损传导系统,保障心脏泵血功能。
四、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针对合并心力衰竭的特定患者:
- 植入三腔起搏器,同步刺激左右心室,改善心脏收缩协调性,提升泵血效率。
五、辅助治疗与监测
- 定期复查:通过心电图、心脏超声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低盐饮食、适量运动及情绪管理,减轻心脏负担。
注意事项
- 个体化治疗:需结合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制定方案,如无症状者可能仅需观察。
- 及时干预:若出现黑矇、意识丧失或长间歇(>3秒),需紧急植入起搏器。
双侧束支传导阻滞的治疗需多学科协作,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并坚持长期随访,以优化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