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观察局部症状
蜱虫叮咬处可能出现红肿、疼痛、瘙痒,甚至形成丘疹、水疱或瘀点,部分患者能直接看到蜱虫残留。若叮咬后出现持续加重的红肿范围或溃疡,需警惕中毒风险。
2. 留意全身反应
中毒可能伴随发热、头痛、乏力、肌肉酸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严重时可能出现高热不退、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甚至多器官衰竭。若出现皮疹、荨麻疹或水疱等过敏反应,也需及时就医。
3. 区分时间节点
蜱虫叮咬后,毒素可能2-3天至1个月内引发症状。若被咬后超过24小时仍无异常,中毒概率较低,但仍建议持续观察。
4. 及时就医检查
若出现上述中毒症状,或无法自行判断,应尽快就医。医生可能通过血常规(观察白细胞、血小板变化)、病原学检测(PCR检查)或血清抗体检测确诊。
注意:
- 切勿硬拔、捏爆或火烧蜱虫,以免毒素扩散。
- 被咬后建议保留蜱虫样本供检测,并告知医生叮咬时间、部位等信息。
预防建议:
户外活动时穿长袖衣裤,使用驱虫剂;归家后检查全身褶皱处及宠物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