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础肝病证据
患者需有明确肝硬化或门静脉高压病史,实验室检查可见血浆总蛋白、血清白蛋白降低(A/G倒置),腹部超声提示肝硬化、脾大、腹水及门静脉增宽等特征。 -
胸腔积液性质
-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B超或CT证实胸腔积液存在,积液量通常较大(>500ml),多见于右侧(占85%),其次为双侧或左侧。
- 胸水实验室检查:胸腔穿刺抽液显示为漏出液(蛋白含量常轻度高于腹水),血清-胸水白蛋白梯度(SAAG)>1.1 g/dl,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病原学检查排除感染(如结核、细菌性脓胸)。
-
排除其他病因
需通过详细检查排除心源性(如心力衰竭)、肾源性(如肾病综合征)、肿瘤性(如胸膜转移癌)及结核性胸膜炎等非肝病相关胸腔积液。 -
特殊辅助检查
- 膈肌缺损评估:可通过放射性核素标记、MRI或超声观察膈肌小孔(Type II-IV型膈缺损),但非必需检查。
- 感染鉴别:若胸水伴发热、胸痛或脑病,需行胸水培养及炎症指标检测以排除自发性细菌性脓胸(SBEM)。
总结:诊断核心为肝硬化背景下的漏出液特征,结合影像学及实验室排除其他病因。对于不典型病例,胸腔镜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可能辅助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