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部症状
- 伤口特征:咬伤处出现两个小出血点,周围皮肤红肿、灼热、剧痛和刺痒感。
- 炎症反应:伤口附近可能出现淋巴管发炎、淋巴结肿大,严重时可能形成水疱、瘀斑甚至组织坏死。
- 肿胀范围:若毒液扩散,可能引发整个肢体肿胀或紫癜。
二、全身症状
- 轻度反应:畏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
- 过敏反应:皮肤潮红、瘙痒、荨麻疹或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者可能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
- 严重并发症:极少数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血压骤降、意识模糊、抽搐等)或急性肾功能衰竭。
三、需紧急就医的情况
若出现以下症状,需立即就医:
- 全身过敏反应(如呼吸困难、意识模糊);
- 持续剧烈疼痛或肿胀扩散;
- 发热、头晕等全身症状加重。
现场处理建议:
- 立即用肥皂水或清水冲洗伤口,避免挤压;
- 冷敷缓解疼痛,抬高患肢减少肿胀;
- 可外涂碱性溶液(如小苏打水)中和毒液。
注意:蜈蚣毒液呈酸性,避免使用碘酒等刺激性液体处理伤口。若症状持续或加重,请及时到外科或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