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间神经痛的诊断需结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具体标准如下:
一、临床表现
-
疼痛特征
- 足趾间或跖球部出现刺痛、灼痛、电击样痛或刀割样痛,活动或受压时加重;
- 部分患者描述疼痛呈突发性放射至趾球或足趾,或感觉跖球部有异物感(如“石块”)。
-
伴随症状
- 可能出现感觉异常(麻木、温度觉减退)、皮肤苍白或潮红,严重者伴活动受限或行走不稳。
二、体格检查
- 触诊定位
- 按压足底趾间间隙(尤其第3与第4跖骨头间)可引发明显触痛,提示神经瘤可能;
- 检查是否存在袜套式感觉减退或肌力下降。
三、辅助检查
-
影像学检查
- X线、CT或MRI用于排除跖骨/趾骨骨折、关节病变等结构性异常。
-
神经电生理检查
- 通过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评估神经功能是否受损。
四、鉴别诊断
需与以下疾病区分:
- 跖骨/趾骨骨折: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认骨质连续性;
- 腰椎间盘突出症:结合下肢放射性疼痛及腰椎影像学结果判断。
五、病史评估
需询问是否有糖尿病、足部外伤、长期穿窄鞋或高跟鞋史,以及感染史等诱发因素。
趾间神经痛的诊断需综合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及病史,并排除其他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