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常护理
-
饮食管理
- 以高蛋白、易消化食物为主(如鸡蛋、牛奶、鱼肉),避免高脂肪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浓茶、烟酒)。
- 控制钠盐摄入(每日低于3克),减少水肿风险;避免过饱,减轻心脏负担。
- 多吃新鲜蔬果(如芹菜、木耳、苹果),补充维生素,预防血管硬化。
-
运动与作息
- 选择散步、瑜伽等轻度有氧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心率过快。
-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
-
心理调节
- 保持情绪稳定,避免焦虑、激动等情绪波动,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
二、医疗干预
-
药物治疗
- 心力衰竭时使用洋地黄(需警惕禁忌症)或利尿剂(如呋塞米)缓解症状。
- 合并心律失常时,遵医嘱使用普罗帕酮、胺碘酮等药物。
-
手术治疗
- 严重畸形需手术矫正,如三尖瓣成形术、置换术或双向格林手术,具体方案需根据年龄、病情评估。
- 术后需定期复查心脏超声,监测功能恢复情况。
三、长期管理
- 定期复查:每3-6个月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动态观察心脏变化。
- 预防感染:注意保暖,避免感冒或接触感染源,降低心衰风险。
- 健康教育:学习自我监测(如体重、血压),掌握紧急情况处理方法。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 孕妇患者:需加强产前检查,评估心脏负荷,必要时调整治疗方案。
- 儿童患者:关注生长发育,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时机(如婴儿期根治术或儿童期修复术)。
提示:具体治疗方案需由心脏专科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制定,请严格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