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临床特点
- 疼痛特征:多表现为胸骨后或剑突下挤压性、烧灼样疼痛,常在吞咽时发作或加重,餐后30-60分钟高发。疼痛可能放射至肩部、颈部或背部,类似心绞痛但硝酸甘油无效。
- 伴随症状:常伴反酸、烧心、吞咽困难等食管疾病症状,部分患者有咳嗽、呼吸困难等食管外症状。
二、辅助检查
- 内镜检查:排除糜烂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等器质性病变,必要时行活检。
- 食管钡剂造影:观察食管形态异常(如食管裂孔疝、狭窄)。
- 食管pH/阻抗监测:检测异常酸反流,若胸痛与酸反流时间一致可确诊。
- 食管测压:评估食管动力功能,诊断贲门失弛缓症、弥漫性食管痉挛等动力障碍。
- 激发试验:如酸灌注试验,诱发胸痛可辅助诊断。
三、排除其他病因
需通过心电图、冠脉造影等排除心源性胸痛,确保胸痛与食管疾病相关。
四、治疗性验证
- PPI试验: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治疗有效支持胃食管反流诊断。
- 硝酸甘油无效:若服用硝酸甘油无法缓解胸痛,需考虑食管源性而非心源性。
总结
诊断需综合症状、检查结果及排除其他疾病,核心依据包括典型疼痛模式、内镜/影像学异常及治疗反应。对于疑似病例,建议尽早就医完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