恙虫病性肺炎的诊断标准需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具体如下:
一、临床诊断标准
-
流行病学史
发病前2-3周有野外草地、丛林活动或螨虫叮咬史,多见于夏秋季节。 -
主要症状与体征
- 高热:体温常达39℃以上,持续数日至2周;
- 特征性焦痂/溃疡:叮咬部位出现无痛性黑色焦痂,周边红晕,多见于腋窝、腹股沟等隐蔽部位;
- 淋巴结肿大:焦痂附近淋巴结明显肿大,部分伴压痛;
- 皮疹:病程4-6天出现暗红色斑丘疹,躯干多见。
-
实验室检查
- 外斐试验:血清OXk抗体效价≥1:160(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4倍升高更具诊断意义);
- 特异性检测: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或ELISA检测恙虫病东方体抗体阳性,或PCR检测病原体DNA阳性。
二、肺部侵犯依据
-
呼吸系统症状
出现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肺部听诊可闻湿啰音,严重者出现发绀或呼吸衰竭。 -
影像学表现
- X线/CT检查:显示双肺纹理增粗、局限性或弥漫性浸润影(以下肺野为主),可伴胸腔积液或胸膜增厚;
- CT特征:絮状或云雾状模糊影,部分呈实变样改变。
-
排除性诊断
需与其他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引起的肺炎及立克次体感染相关疾病鉴别。
三、诊断流程建议
符合以下任意组合可确诊:
- 流行病学史 + 主要症状(焦痂/高热/皮疹) + 外斐试验阳性;
- 典型临床表现 + 病原体分离培养/PCR阳性;
- 疑似病例经氯霉素/四环素治疗24-48小时体温恢复正常,可作为临床诊断依据。
注:肺部病变需在确诊恙虫病基础上,结合影像学及呼吸系统症状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