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性痴呆(Parkinson’s disease dementia,简称PDD)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帕金森病及运动障碍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心理与行为神经病学组联合发布的《帕金森痴呆诊断标准与治疗指南》。以下是详细的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必备条件
-
确诊原发性帕金森病:必须按照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2016版)或国际运动障碍学会(MDS)帕金森病临床诊断新标准或英国脑库标准进行确诊。
-
隐匿出现的缓慢进展的认知功能障碍:这种认知功能障碍必须足够严重,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如社交、家庭财务管理和药物服用等。
支持PDD诊断的条件
-
情绪或性格改变。
-
视幻觉或妄想。
-
日间过度睡眠。
-
各种形式的谵妄及其他形式的幻觉。这些症状可以通过神经精神量表(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进行评估,MDS推荐每项≥3分视为异常。
不支持PDD诊断的条件
-
存在卒中的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及神经影像学证据,且符合临床可能的血管性痴呆(VaD)诊断。
-
卒中后3个月内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或认知功能障碍急剧恶化或呈阶梯样进展。
-
认知功能障碍可由明确的内科(系统性疾病、药物中毒、维生素缺乏等)、医源性因素(如服用抗胆碱能药物)或神经系统其他疾病解释。
拟诊临床很可能(clinical probable)PDD的条件
在必备条件基础上,无不支持诊断条件存在,且具备以下4项认知障碍中的至少2项:
-
注意力障碍,可有波动性。
-
执行功能障碍。
-
视空间能力障碍。
-
自由回忆功能障碍,给予提示后可改善。
拟诊临床可能(clinical possible)PDD的条件
在必备条件基础上,无不支持诊断条件存在,具有下列1项或以上干扰因素:
-
存在其他认知领域功能障碍(非上述4项中所列),如AD型记忆障碍(记忆贮存困难,经过提示不能改善)。
-
不能明确锥体外系症状与痴呆症状发生的时间顺序。
-
存在可导致认知损害的其他原因,虽然它并不能解释该患者的认知障碍。
PDD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史、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由于PDD的症状可能与其他类型的痴呆相似,因此在实际诊断过程中需要仔细鉴别并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