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凝治疗
肝素是首选药物,可阻止血栓蔓延并溶解已形成的血栓。常用剂量为每次100U/kg,每日1-2次静脉滴注,疗程1-2周。低分子肝素因半衰期长、出血风险低,也逐渐被推荐使用。若需长期抗凝,可选用华法林,但需监测凝血功能。 -
溶栓治疗
急性期(发病3天内)可使用尿激酶或链激酶溶栓,通过静脉持续输入或肾血管插管直接给药,改善肾功能。但需注意出血风险,尤其是早产儿。 -
支持治疗
- 补液与扩容:纠正脱水,维持血容量稳定。
- 供氧与抗休克:改善缺氧状态,防止多器官损伤。
- 控制原发病:如感染、休克等,减少血栓形成诱因。
-
手术治疗
仅用于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情况:- 急性期血栓摘除术:适用于单侧肾萎缩伴持续高血压的患儿。
- 单侧肾切除术:若肾功能严重受损且无法恢复,可考虑手术切除。
-
透析治疗
合并肾功能衰竭时,需通过血液或腹膜透析清除毒素和多余水分,维持内环境稳定。
注意事项:
- 治疗需严格评估出血风险,尤其是早产儿和低体重儿。
- 定期监测凝血功能、肾功能及影像学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 积极预防感染、脱水等原发病,降低复发风险。
新生儿肾静脉血栓的治疗需多学科协作,早期抗凝溶栓结合支持治疗是关键,严重病例需及时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