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汛期的时间划分因地理区域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如下:
一、整体划分原则
-
南北差异
南方主汛期早于北方,南方片主汛期为 4月至10月 ,北方片主汛期为 6月至9月 。
-
阶段性特征
-
南方 :包含前汛期(4-6月)和后汛期(7-10月),雨季分布更广。
-
北方 :主汛期集中在 7月至8月 ,雨季较短。
-
二、主要河流的汛期划分
-
南方主要河流
-
珠江:4-9月(含5-6月主汛期)
-
长江:5-10月(7-8月为主汛期)
-
淮河:6-9月
-
-
北方主要河流
-
黄河:6-10月(7-8月为主汛期)
-
松花江:6-9月(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为主汛期)
-
海河:7-8月
-
-
其他地区
-
西北地区夏季高温地区有汛期,但降雨较少
-
北京市主汛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俗称“七下八上”)
-
三、入汛日期的确定
-
由 水利部水旱灾害防御司 负责发布,结合降雨、洪水监测及气象数据综合判断。
-
不同流域的入汛时间存在1-2周差异,例如珠江入汛早于长江1个月。
四、关键期划分补充
-
防汛关键期 :南方为7月16日至8月15日,北方为7月16日至8月15日。
-
凌汛期 :黄河流域11月至次年3月,松辽流域11月至次年4月。
以上划分综合考虑了降雨模式、地形地貌及气象因素,实际应用中需结合地方具体情况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