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甲状腺综合征的诊断标准主要基于以下临床特征及检查结果:
-
基础疾病共存
需同时存在慢性肝炎(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和慢性甲状腺炎(如桥本甲状腺炎),且两者在病因上存在免疫相关性。 -
典型临床表现
- 甲状腺表现:弥漫性甲状腺肿大,可伴小结节,通常无压痛。
- 肝脏表现:肝大、脾大、蜘蛛痣,晚期可能出现门脉高压样症状(如腹水、脾功能亢进)。
-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伴发热、多发性关节炎、胸膜炎、下肢水肿或淋巴结肿大等自身免疫性表现。
-
实验室检查
- 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碱性磷酸酶轻度升高、BSP潴留、血清γ球蛋白显著增高(>25g/L),胆固醇降低。
- 甲状腺功能:通常正常或轻度异常,需排除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导致的继发肝损害。
- 其他指标:血沉增快、白细胞减少、轻度肾功能受损(尿蛋白阳性、PSP减少)。
-
鉴别诊断
需排除以下情况:- 甲状腺疾病直接引起的肝损害(如甲亢性肝病)。
- 慢性肝病导致的全身营养不良或代谢异常继发甲状腺功能障碍。
- 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或感染性疾病。
-
人群特征
多见于40岁以上女性,尤其是更年期女性,疲劳可能为诱发因素。
诊断需结合上述标准综合判断,必要时通过影像学(如超声、CT)及免疫学检查(如自身抗体检测)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