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即处理措施
-
催吐
发现中毒后,第一时间用手指或压舌板刺激咽喉催吐,排出胃内未吸收的毒素。若患者清醒且中毒时间在6小时内,可重复操作至呕吐物无残留。 -
洗胃与导泻
- 洗胃:中毒6小时内需就医进行洗胃,常用生理盐水或温水冲洗胃部,清除残留毒素。
- 导泻:使用硫酸镁或硫酸钠促进肠道排毒,但腹泻严重或呼吸不畅者慎用。
二、医疗干预措施
-
补液与电解质平衡
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纠正因呕吐、腹泻导致的水电解质紊乱。 -
对症治疗
- 呼吸困难:吸氧或使用呼吸兴奋剂。
- 抽搐:注射地西泮等镇静药物。
- 腹痛:使用阿托品等解痉药缓解疼痛。
-
解毒剂辅助
维生素C可促进毒素代谢,必要时遵医嘱使用。
三、日常调理与预防
-
彻底去除毒素
- 发芽土豆需深挖芽眼及周围组织,浸泡30分钟以上并倒掉浸泡水,烹调时加醋加速分解毒素。
- 发绿或腐烂的土豆应整颗丢弃。
-
恢复期饮食
中毒后初期以清淡流质(如米汤、牛奶)为主,逐步过渡到易消化食物,避免刺激胃肠道。 -
预防措施
- 土豆应低温避光储存,与苹果/香蕉同放可抑制发芽。
- 烹饪时彻底煮熟,避免食用未成熟或发芽土豆。
四、注意事项
- 及时就医:若出现昏迷、抽搐或严重脱水,需立即送医。
- 避免自行处理:重症中毒需专业医疗操作,如洗胃深度、药物剂量等需医生把控。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缓解中毒症状,但预防发芽土豆摄入是关键。若需进一步咨询,建议联系专业医疗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