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尖室壁厚度标准
- ≥15 mm:传统诊断标准认为舒张末期左心室心尖部最大室壁厚度≥15 mm是主要依据。
- ≥11 mm(校正体表面积后):最新研究提出,通过心脏磁共振检查,若心尖最大室壁厚度≥5.2~5.6 mm/m(未校正体表面积时约11 mm),结合典型心电图或影像学特征,也可作为诊断标准。
-
形态学特征
- 心尖部室壁增厚需呈非对称性,且心尖部与后壁厚度之比≥1.5。
- 心腔形态表现为心尖部心腔明显狭小,基底段心腔基本正常,形成“黑桃型”结构。
-
心电图特征
- T波深倒置:广泛导联(尤其是V3~V5)T波倒置,V4导联倒置最深,双支对称且基底部窄、顶部尖。
- 左心室高电压:V4导联R波振幅增高(RV4≥RV5≥RV3)。
- ST段压低:常见于V3~V5导联。
-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异常Q波、碎裂QRS波或心律失常。
-
影像学检查
- 超声心动图:首选诊断方法,可明确心尖部室壁增厚及血流特征。
- 心脏磁共振(MRI):提供更详细的心肌结构信息,尤其适用于超声图像不清晰或需评估心肌纤维化的患者。
-
排除其他疾病
- 需排除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等继发性心肌肥厚因素。
总结:诊断需综合心尖室壁厚度(≥15 mm或校正后≥11 mm)、典型心电图改变及影像学特征,并排除其他疾病。对于疑似病例,建议结合心脏超声和MRI进一步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