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危险因素与病史
患者需存在脑血管疾病(如脑梗死、痴呆)、意识障碍、吞咽功能障碍(如饮水呛咳、进食后反流)等基础疾病或高危因素。长期卧床、胃食管反流、佩戴人工假牙等也是重要诱因。 -
临床症状与体征
- 典型症状:咳嗽、咳痰(可能混有食物残渣)、反复发热、胸痛,部分患者伴呼吸困难或窒息史。
- 体征: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或干啰音,常见于右下肺。
-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显示肺部散在片状模糊影,以肺门及双下肺为主,提示炎症浸润或实变。部分患者可见肺不张或支气管阻塞表现。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异常。
- 痰培养可检出致病菌,但需注意混合感染可能。
-
特殊检查
- 支气管镜检查:直接观察气道内是否有异物或食物残留,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 吞咽功能评估:如洼田饮水试验,可辅助判断吞咽障碍程度。
- 必要时进行吞咽激发试验、枸橼酸超声雾化试验等进一步评估。
总结:诊断需综合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影像学及实验室结果,必要时结合支气管镜等侵入性检查。早期识别高危患者并完善相关评估,对及时治疗及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