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药物治疗
- 降脂药物:他汀类(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和贝特类(苯扎贝特)可降低血脂水平,减少蛋白尿,改善肾小球病理损伤。
- 降压药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贝那普利)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能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延缓肾功能恶化。
- 免疫调节药物:糖皮质激素(如甲泼尼龙)或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可用于控制炎症反应,但需谨慎评估疗效与副作用。
-
非药物治疗
- 血浆置换与免疫吸附:通过清除血液中的致病脂蛋白或免疫复合物,可显著改善血脂异常、减轻蛋白尿,延缓疾病进展。
- 饮食管理:低脂、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减少动物脂肪摄入,增加蔬菜水果比例,有助于控制病情。
- 透析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患者需长期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替代肾脏功能。
-
个体化治疗
需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如蛋白尿程度、血压控制情况、肾功能状态)制定方案,定期监测肾功能、血脂及尿常规指标,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提示:脂蛋白肾小球病治疗需在肾内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若出现水肿、高血压加重或肾功能异常,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