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饮食管理
- 少量多餐与生玉米淀粉:建议少量多餐,并在两餐之间分次补充生玉米淀粉(约1.5-2g/kg体重),以维持血糖稳定。
- 高碳水化合物饮食:增加米饭、面条等主食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前摄入高糖食物(如蛋糕、蜂蜜),同时补充简单碳水化合物(如运动饮料)以延缓低血糖发作。
- 限制碳水化合物与补充胰高血糖素:部分患者需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严重低血糖时可口服胰高血糖素或静脉注射葡萄糖。
2. 对症治疗
- 酶替代治疗:国外研究正在探索酶替代疗法,但国内尚未上市。
- 药物辅助:补充辅酶Q10、肌酸等药物可能促进能量代谢,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 康复与运动管理
- 适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推荐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并结合肌肉力量训练,运动前可补充碳水化合物以提高耐受性。
- 呼吸支持:若出现呼吸肌无力,需使用呼吸机辅助通气。
4. 定期监测与个体化方案
- 血糖与肌肉功能评估:定期监测血糖、乳酸、尿酸水平及肌肉功能,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 基因检测与心理支持:关注遗传风险,同时重视心理健康,提供家庭支持。
总结
治疗需结合患者年龄、症状严重程度等制定个性化方案,强调饮食控制、适度运动及多学科协作管理。建议家长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动态调整治疗策略,避免自行用药或剧烈运动诱发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