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昏迷的诊断标准可综合以下要素进行判断:
一、基础肾功能障碍
- 肾功能衰竭依据:需明确存在严重肾功能不全,血清肌酐>442μmol/L(5mg/dL),尿素氮>20.6mmol/L(60mg/dL);
- 肾小球滤过率(GFR):通常处于慢性肾脏病5期,GFR<15mL/min/1.73m²。
二、临床表现
- 意识障碍进展:
- 前期:精神不振、乏力、头痛、表情淡漠、视力障碍;
- 进展期:嗜睡、谵妄、烦躁不安;
- 终末期:完全昏迷,伴呼吸深快、尿臊味口臭、瞳孔缩小。
- 神经系统症状:可能出现癫痫发作、肌阵挛或运动异常。
三、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 血液检查:
- 代谢性酸中毒(pH下降,AB/SB降低);
- 电解质紊乱(高钾血症、低钙血症)。
- 尿液检查:尿比重固定于1.010~1.012,尿蛋白阳性。
- 脑电图:显示基本节律减慢,广泛慢波,三相波或阵发性棘波/尖波。
- 影像学:头颅CT/MRI用于排除脑血管意外或其他脑部器质性疾病。
四、排除性诊断
需鉴别低血糖、肝性脑病、脑血管意外、中毒等其他昏迷原因,结合病史及针对性检查(如血糖检测、肝功能评估、毒物筛查)。
五、诊断流程
- 确认尿毒症基础(肾功能指标异常);
- 评估意识障碍与典型症状;
- 完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排除其他病因;
- 结合脑电图特征性改变支持诊断。
注:以上标准需综合临床资料动态评估,尤其注意急性诱因(如脱水、感染)对昏迷发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