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干预
- 及时治疗原发病
积极识别并纠正可逆病因,如感染、药物毒性、脱水等,避免肾脏进一步损伤。 -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少尿期需严格限制水分和钠盐摄入,避免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多尿期需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 控制感染与并发症
合理使用抗生素抗感染,监测体温、呼吸道及泌尿系统症状。 - 营养支持与替代治疗
补充充足热量,优先选择优质蛋白(如瘦肉、鱼类);严重时需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以纠正内环境紊乱。
二、日常护理与饮食调理
- 低盐低钾饮食
每日盐摄入≤3克,避免咸菜、腌制品;高钾食物如橙子、菠菜需限量。 - 控制水分与蛋白质
少尿期“量出为入”,多尿期适当补水;选择瘦肉、蛋类等优质蛋白,避免高磷食物(如动物内脏)。 - 监测与自我管理
每日记录体重、尿量、血压,定期复查电解质及肾功能。
三、注意事项
- 慎用肾毒性药物:如氨基苷类抗生素,恢复期避免妊娠、手术等。
- 预防感染: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减少探视以降低感染风险。
四、中医辅助调理
恢复期可选用健脾益气的食疗方,如党参、黄芪煲汤,或冬瓜薏米水以利湿消肿。
提示:老年人急性肾衰病情进展快,需尽早就医并严格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