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即清洗伤口
用肥皂水或苏打水(碱性溶液)冲洗叮咬处至少3分钟,中和酸性毒素。若条件允许,可用生理盐水或稀释的聚维酮碘溶液进一步消毒。 -
避免刺激与抓挠
切勿用手拍打或挤压虫体,防止毒素扩散。瘙痒时可用冰袋冷敷,或轻拍缓解,避免抓破皮肤引发感染。 -
局部用药缓解症状
清洗后涂抹炉甘石洗剂或氧化锌油止痒。若出现红肿、水疱,可遵医嘱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膏(如地奈德乳膏)或抗生素软膏(如夫西地酸乳膏)。 -
观察症状并就医
若出现以下情况,需及时就诊:
- 红肿、疼痛加剧或渗出脓液;
- 发热、头晕等全身过敏反应;
- 皮肤溃烂或色素沉着长期未消退。
- 预防措施
- 清除周边杂草,减少隐翅虫栖息环境;
- 外出穿长袖衣裤,携带风油精或花露水驱虫;
- 夜间避免强光吸引虫类,关好纱窗。
注意:隐翅虫毒素虽强酸性,但及时处理可有效减轻伤害,无需过度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