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生素治疗(核心措施)
-
首选药物
- 头孢类抗生素:如头孢曲松(2-3g/天,成人)、头孢噻肟(4-12g/天,成人),静脉给药,疗程通常2-3周。
- 氨苄西林:对非耐药菌株有效,成人剂量6-12g/天,儿童150-200mg/(kg·d),分次静脉注射或滴注,疗程不少于10天。
- 耐药菌株处理:若对头孢类耐药,可选用美罗培南、万古霉素等。
-
用药原则
- 尽早开始治疗,确保药物覆盖病原体。
- 根据药敏试验调整抗生素类型。
二、对症治疗(缓解症状)
- 退热处理
- 使用退烧药(如布洛芬)控制体温,避免高热损伤神经系统。
- 降颅压
- 应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剂,减轻脑水肿和颅内高压。
- 镇静与止痛
- 苯二氮䓬类药物(如地西泮)缓解焦虑,必要时镇痛。
三、支持治疗(促进恢复)
- 基础护理
- 卧床休息,保证充足营养(如瘦肉粥、蔬菜泥)和水分摄入。
- 维持电解质平衡,预防脱水。
- 并发症预防
- 监测颅内压,及时处理脑水肿、癫痫等并发症。
四、康复与随访
- 病情稳定后,可能需物理治疗、言语治疗等康复措施。
- 长期随访,警惕后遗症(如听力障碍、智力缺陷)。
注意事项
- 严格遵医嘱:抗生素需足疗程使用,不可自行停药。
- 避免刺激:减少强光、噪音等环境刺激,降低颅内压波动风险。
提示: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病情凶险,需立即就医,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