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锥虫病是一种由布氏锥虫感染引起的寄生虫病,主要通过舌蝇叮咬传播。该病根据病程分为早期(血液淋巴期)和晚期(脑膜脑炎期),其中晚期症状以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为主,具体表现如下:
1. 晚期症状概述
非洲锥虫病的晚期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通常被称为“嗜睡性脑炎期”。这一阶段以神经精神症状为主,患者可能出现认知、行为和运动功能的严重障碍。
2. 具体晚期症状
(1)神经系统表现
- 嗜睡与昏睡:患者逐渐表现出白天过度嗜睡,夜间失眠,最终发展为持续的昏睡状态。
- 人格改变:包括表情淡漠、愁眉苦脸、举止迟钝等。
- 言语与行为异常:患者可能出现言语不清、吞吐困难,以及步态不稳。
- 运动障碍:唇舌颤动、肌肉震颤、共济失调等。
- 精神症状:妄想、狂躁、癫痫样抽搐等。
- 昏迷:病情严重时,患者可能进入昏迷状态。
(2)其他症状
- 身体衰弱:患者常表现为消瘦、衰弱、血压偏低、脉搏细弱。
- 生殖系统异常:如闭经、阳痿和流产。
- 继发感染:易发生肺部感染等。
3. 晚期症状的特点
- 时间发展:晚期症状通常在感染后数月到数年出现,但罗得西亚型感染可能更快(数周内)。
- 严重性:晚期症状的严重程度与感染类型(冈比亚型或罗得西亚型)有关。罗得西亚型患者病情发展迅速,通常在感染后数月内死亡;而冈比亚型则病程较长,可在感染后数年内死亡。
4. 预防与治疗
- 预防:避免在舌蝇活跃的区域暴露皮肤,使用驱虫剂和防护服,及时处理叮咬伤口。
- 治疗:晚期非洲锥虫病需通过药物治疗,但治疗难度较大,需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
5. 总结
非洲锥虫病的晚期症状以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为主,表现为嗜睡、昏睡、震颤、步态不稳、精神异常等,严重者可导致昏迷甚至死亡。若怀疑感染,请尽快就医以避免病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