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部红肿:叮咬处会立即出现红点或红斑,随后肿胀明显,可能伴随疼痛感。
- 剧烈瘙痒:瘙痒感比蚊子叮咬更强烈,且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天至一周),越抓越痒。
- 丘疹或水疱:部分人可能出现丘疹性荨麻疹,皮肤表面形成红色丘疹或水疱,严重时水疱可能破裂引发感染。
- 过敏反应:少数人可能出现全身性风团、血管性水肿(如手部肿胀加剧),甚至伴随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
处理建议:
- 避免抓挠,可用肥皂水冲洗伤口并保持清洁;
- 若瘙痒严重,可涂抹炉甘石洗剂或抗过敏药膏,必要时遵医嘱服用药物;
- 若出现高热、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需及时就医并告知蠓虫叮咬史。
预防措施:
清明户外活动建议穿长袖长裤,远离草丛/湖边等蠓虫密集区域,并使用驱蚊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