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再发性呕吐处理方案
一、紧急处理
-
补液及纠正电解质紊乱
频繁呕吐易引发脱水、酸中毒或低血糖,需及时通过静脉输注葡萄糖及碱性溶液(如4:3:2溶液或1:1加碱液)纠正代谢异常。输液量按30-50ml/kg计算,并根据血生化结果调整。
注:1岁以下婴儿耐受性差,需优先就医。 -
暂缓经口进食
呕吐发作期需禁食1-2小时,避免加重胃肠负担,待症状缓解后尝试少量多次口服补液盐(按说明书配比)。
二、药物治疗
-
止吐与调节胃肠功能
- 多潘立酮(吗丁啉):餐前口服(0.3mg/kg/次,3次/日)或栓剂(根据年龄选择剂量)。
- 山莨菪碱(654-2):解痉止痛,1mg/kg/次口服或肌注。
- 益生菌:如双歧杆菌、酪酸梭菌活菌散,改善消化功能。
-
抗感染治疗
若由细菌感染引起,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头孢克肟)。
三、饮食调整
- 恢复期饮食: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如米汤、稀粥、细面条),避免油腻、生冷及刺激性食物。
- 喂养方式:少量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喂奶后拍嗝减少胃内气体。
四、家庭护理
- 体位管理:呕吐时保持头高脚低位,防止误吸;及时清理口腔残留物。
- 腹部保暖:用暖水袋或脐贴缓解受凉引起的胃肠痉挛。
- 观察病情:记录呕吐频率、性状(如黄绿色或带血丝),监测尿量、精神状态。
五、就医指征
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就诊:
- 持续呕吐超过24小时,补液后无改善;
- 伴随高热、腹痛、腹胀、排便排气停止;
- 出现严重脱水(尿少、眼窝凹陷)或电解质紊乱(乏力、精神萎靡)。
日常预防: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加强腹部保暖,减少冷饮摄入;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