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迁延与慢性腹泻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其处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饮食调整
- 母乳喂养:对于仍在母乳喂养的患儿,应继续母乳喂养。母乳不仅易于消化,还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有助于增强患儿的免疫力。
- 人工喂养:人工喂养儿应根据年龄和病情调整饮食结构。例如,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可以用牛奶加等量米汤或水稀释,或用发酵奶(即酸奶);大于6个月的婴儿可用已习惯的平常饮食,如选用加有少量熟植物油、蔬菜、鱼末或肉末的稠粥、面条等,由少到多,由稀到稠。
- 双糖不耐受:对双糖不耐受患儿,如乳糖不耐受,宜采用去双糖饮食,如豆浆、酸奶或去乳糖配方奶粉。
- 过敏性腹泻:如果患儿在应用无双糖饮食后腹泻仍不改善,应考虑食物过敏(如对牛奶蛋白过敏)的可能性,并改用其他饮食。
- 要素饮食:对于肠黏膜受损伤的患儿,要素饮食是最理想的食物选择。要素饮食由氨基酸、葡萄糖、中链甘油三酯、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组合而成,即使患儿存在严重黏膜损害和胰消化酶、胆盐缺乏,也能吸收与耐受。
- 静脉营养:少数不能耐受口服营养物质的患儿可采用静脉高营养。推荐方案为脂肪乳剂每日2~3g/kg,复方氨基酸每日2~2.5g/kg,葡萄糖每日12~15g/kg,电解质及多种微量元素适量,液体每日120~150ml/kg、热卡每日50~90cal/kg。通过外周静脉输入,好转后改为口服。
-
药物治疗
- 抗生素:仅用于分离出特异病原的感染患儿,并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用。避免滥用抗生素,以免引起顽固的肠道菌群失调。
- 补充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补充锌、铁、烟酸、维生素A、B12、B1、C和叶酸等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有助于肠黏膜的修复。
- 微生态调节剂:应用微生态调节剂,如益生菌,以恢复肠道正常菌群。
- 肠黏膜保护剂:使用肠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以保护肠黏膜。
-
中医辨证论治
- 中医辨证论治在小儿迁延与慢性腹泻的治疗中也有良好疗效,可配合中药、推拿、捏脊、针灸和磁疗等方法进行治疗。
小儿迁延与慢性腹泻的处理措施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在治疗过程中,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注意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预防脱水和营养不良的发生也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