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性期抢救:心室扑动/颤动一旦发生,需立即进行直流电复律(首选措施),若在发病后4分钟内除颤,成功率可达50%以上。及时抢救可恢复窦性心律,达到临床治愈。
-
病因治疗:
- 无结构性心脏病:如先天性长QT综合征等,需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或植入植入型自动除颤器(ICD)预防复发。
- 结构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如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抗心衰治疗,并联合抗心律失常药物或导管消融。
-
预后因素:
- 原发性室颤(如急性心肌梗死引起):及时抢救后部分可根治。
- 继发性室颤(如终末期心衰、肿瘤晚期):预后极差,难以根治。
-
长期管理:建议植入ICD预防复发,同时控制电解质紊乱、纠正酸碱失衡,并避免诱因(如药物毒性、电解质失衡)。
部分患者通过及时抢救和规范治疗可根治,但合并严重基础疾病者可能需终身管理,无法完全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