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民族聚居
张家界是湖南省西北部以旅游为支柱产业的城市,其民族构成具有以下特点:
一、主要民族构成
-
主体民族
土家族是张家界的主体民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根据最新数据,土家族人口约93.64万,占武陵源区总人口的70%以上。他们属于古代巴人后裔,有“毕兹卡”等历史称谓,保留着独特的民族文化和传统。
-
其他少数民族
除土家族外,白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壮族等17个少数民族也在此聚居,其中白族约10.33万,苗族约2.74万,回族约1.45万。这些民族与土家族共同推动了当地的文化融合与发展。
二、民族分布特点
-
地理分布 :土家族主要聚居在武陵源区,白族集中在慈利县,苗族则分布于永定区、桑植县等地。
-
历史演变 :部分少数民族(如土家族)历史可追溯至秦朝,而苗族等则更早迁徙至此,形成了多元文化交融的局面。
三、文化融合与保护
张家界通过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例如:
-
保护和传承苗族吊脚楼、土家织锦等民族工艺
-
发展慈利汉剧、土家族打镏子等民间艺术形式
-
推广张家界硬气功、巫师上刀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人口数据补充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张家界市少数民族人口115.25万,占总人口的77.19%,其中土家族103.18万,白族11.21万,苗族2.67万。近年来,随着旅游业发展,少数民族人口比例保持动态平衡。
张家界是土家族为主体、多民族和谐共生的聚居地,其文化特色体现在民族建筑、工艺、艺术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