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胃肠道黏膜损伤
肿瘤导致黏膜病变脱落,使黏膜通透性增高,白蛋白等蛋白质漏出,引发渗透压改变和水肿。炎症、溃疡或糜烂等病损会进一步促进蛋白渗出,导致小肠绒毛萎缩和营养不良。 -
肿瘤代谢与炎症影响
肿瘤细胞异常代谢产生细胞因子、激素样物质等代谢产物,干扰宿主代谢平衡,引发厌食、体重下降等恶病质表现。慢性炎症介质(如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α)的释放会促进肌肉分解和脂肪消耗,抑制食欲。 -
淋巴与循环障碍
肿瘤增大压迫淋巴管,导致淋巴液回流受阻,外漏至肠腔引发水肿。肠腔内压力升高或淋巴管阻塞会促使蛋白质渗入肠腔,加重蛋白丢失。 -
激素与内分泌紊乱
肿瘤分泌胃泌素、血管活性肠肽等激素,干扰消化吸收功能,引发腹泻或便秘。某些肿瘤(如类癌)还可通过异位激素分泌导致低钙血症、低钠血症等内分泌综合征。 -
遗传与环境因素
遗传易感性(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环境致癌物(如亚硝胺)暴露可能增加患病风险。长期吸烟、酗酒、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也会促进肿瘤发生。 -
免疫与代谢异常
免疫功能低下导致肿瘤进展,同时感染风险增加,进一步消耗营养。肿瘤细胞高代谢需求加速能量消耗,加剧营养不良。
胃肠道伴癌综合征是肿瘤直接作用、代谢紊乱、免疫异常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