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击伤所致脊髓病的形成通常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步骤和机制:
发病原因
-
高压电流接触:
- 脊髓电击伤通常在接触75到75000伏电压后发生。
- 电流通过人体时,可能由一只手传导到另一只手,通过颈部脊髓,导致该部位的神经细胞受损。
-
心脏骤停和全身缺氧:
- 电击可能导致心跳骤停,使全身血液循环暂停,引起全身缺氧。
- 如果当时幸免于死亡,可能会遗留广泛的脑及脊髓症候。
发病机制
-
神经元直接损伤:
- 电流通过脊髓时,可以直接损伤神经元,导致神经功能障碍。
- 在脊髓的病理切片上可见神经束退行性变、前角细胞破坏及胶质细胞增多等改变。
-
血管损伤和血栓形成:
- 电击伤可能导致供应脊髓的血管发生血栓,引起脊髓缺血和继发性损伤。
-
组织损伤和神经功能障碍:
- 电击伤可导致脊髓组织损伤,包括神经元死亡、髓鞘脱失和轴突断裂。
- 组织损伤会导致神经传导受阻,引起运动、感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
-
暂时性症状:
- 电击后立即出现,数天内恢复,包括意识障碍、肢体乏力、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多汗、心慌、尿便障碍)、感觉障碍等。
-
永久性症状:
- 电击后数天至数月出现,包括上肢乏力及肌肉萎缩,下肢痉挛性瘫痪,感觉症状一般较轻,可有大小便障碍。
- 有时这些症状呈上升性发展,可能与神经束退行性变或继发水肿与脱髓鞘病变有关。
通过以上机制和临床表现,电击伤所致脊髓病的形成过程得到了较为全面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