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排名存在显著差异,具体如下:
一、抗战时期经济地位
抗日战争期间,衡阳是湖南省内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以工业生产对国家抗战的支援作用尤为突出。当时其工业产值占全国第二位,仅次于重庆和昆明,被誉为“小上海”。衡阳的布匹年销量达80万匹、粮食3000万石,工商业纳税额位列全国第三。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地位
-
计划经济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衡阳长期保持湖南工业第一强市的地位,工业产值曾超过省会长沙。
-
改革开放后经济下滑
90年代国有企业改革导致衡阳工业衰落,逐渐失去经济领先优势,进入长达30年的调整期。
三、近年经济排名情况
-
2020年百强城市榜单
衡阳以27分的综合得分(经济指标占61.8%、软经济指标占38.2%)位列全国第92名,全省排名第4。
-
2023年全省排名
衡阳稳居湖南省第五位,GDP总量为5261亿元,为湖南非省会城市中排名第一。
-
2024年前三季度排名
根据最新数据,衡阳GDP排名全国第72位,被内蒙古包头、新疆乌鲁木齐反超,但仍高于珠海、宿迁等城市。
总结
衡阳的经济排名经历了从抗战时期的全国第三到新中国成立后的领先地位,再到改革开放后的下滑,近年来通过转型调整逐步回升至全国中游水平。当前(2025年4月)其经济总量稳居湖南省第五位,但尚未重返全国前50。